詹妮 |
|
等级:HR经理 |
权限:普通用户 |
积分:1271 |
金钱:1624 |
声望:604 |
经验:604 |
发帖数:650 |
注册时间:2007年4月17日 |
|
|
有句话叫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但对大多职业经理人来说,心往往很大,可舞台有多大呢?对不起,则由不得你了,这就取决于老板对你的态度。 想当初联想拆分时,杨元庆和郭为作为少壮派都年轻有为,能力不分上下,相较而言,郭为要锋芒毕露些,最终柳传志选定的接班人却锁定杨元庆,可能在他看来相对温和文雅的杨元庆更具亲和力也更容易掌控的原因吧。有时候谈起老板,那真是种很奇怪的动物,你能力卓绝,他会赞赏你的同时心里也会惴惴不安,会不会在企业里面安营布寨、拉帮结派,翅膀硬了,不听使唤或者只唯你是听而忽视老板的权威等等诸如此类。所以,老板心里颇为矛盾,也是茶饭不思、睡卧不安的。他需要一种平衡,更需要一切尽在掌握。在你趾高气扬忘乎所以之时,他要把你拉下来,给些冷落,好让你清醒,不至于偏离他既定的航线。当然,这种清醒其实是从老板主观利益出发的,你不管有多厉害,终究需要我来掌控局面,决不能有丝毫的喧宾夺主。而当你业绩低迷焦头烂额之际,他不仅不会提升你的信心,相反猛击一掌,冷脸冷语伴随,你咋会受得了,于是就只有乖乖卷铺盖回家吧。 有人借此羡慕刘备三顾茅庐,但那是农耕时代的君臣关系,现在商业社会多元开放,结构复杂的多。由此,不要迷信指望老板宽宏大量,当然这是有的,在他心情好的时候,抱着一份施舍的心态,求得一份内在的满足,一旦心情不好,即便原先慷慨的老板也会吝啬甚至会做出不尽人情的事来。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作为职业经理人来说,同样是诱惑和挑战并存,我曾有位学员担任了某大型民企的销售总监,有一次在电话中口气很是轻佻,“我现在什么都不缺,要什么有什么,这家公司老板其实是个白痴,什么都不懂!"当下我想坏了,这家伙自我感觉太好太狂妄了,想想看,一家年销售达8亿元的快消品企业老板真的什么都不懂吗?老板高薪聘你,你可千万不能有唯我独尊的想法。说老实话,即使你再有本事,没有老板提供的舞台,你能成气候吗?这就像诸葛孔明一样,如果没有刘备的平台,他能够长袖善舞演绎精彩吗?果不其然,不出一年,那位老兄因和老板没有共同语言灰溜溜的离开了那家企业。我想,这是早晚的事。 由此,在现代社会,千万不能轻佻狂妄,要知道职业经理人再怎么高贵,其实质还是打工的,老板再怎么难缠琐碎,但他毕竟是掌舵人,他有资源有人脉有舞台,只要你善于沟通和磨合,你大可以施展一番的。因此你现在更多的工作是首先要搞好周围的关系,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浅显道理还是要牢记的。当然,你有本事,内心会直接或间接的滋长一种傲气而客观上忽视老板的感受,因此,要懂得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道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应是非常贴切的生活写照。要多善于和老板沟通,与周围互动,就像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历史上也是几起几落,一开始没人赏识他,但他善于团结周围的人,密切联系发动群众,自然而然别人也拥护他。 几年前我曾在某外资企业做市场总监,当时有一个健康产品由于先期定位失误,走了很长一段弯路,回过头来反省,快奄奄一息了。我接手产品推广后充分发挥对市场悟性强、把握准的特点,带领自己的团队浴血奋战一年,硬是从老板的心里预期7000万做到了1.2亿,而且投入产出分销比非常合理,以后的几年,销量呈阶梯式上涨,成为了行业同类产品的第一品牌。在我之前,900多万的投入才换回来100多万的产出,老板信心受挫,通过猎头公司加盟后,我发现产品之所以前期遭遇挫折,是因为缺乏杀伤性卖点,没有好的运营模式,也不存在什么个性化服务手段,好像许多工作都是在模仿、跟风、追随中进行。所幸的是,实实在在的业绩证明了我的价值。照理,像我这样的功臣,理应受到重用或重奖,而老板看到我也是整天笑眯眯的,目光里有赞许的同时更有满怀的期待。我呢,信心就像鼓起的双翼,有一种展翅欲飞、大展宏图的感觉,然而,年终老板的出手并未如我意料中的那样慷慨。原先资历老但无建树的老板亲戚却担任了副总经理。当时心里头还颇不痛快,但想到企业这个舞台还能发挥,最后还是忍住了。 事后得知,老板的亲信看到我和团队整天泡在一起,而他自己又不懂营销,管些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心里头很是不爽。于是,想尽一切办法在老板那里谗言,情与利互相纠缠的结果是老板虽然赏识但也忧心自身的一切尽在掌握会有边缘化的危险,所以在年终时并未特别关照。 事情有时就是这样,并不是你能力有多大,就一定会讨老板喜欢,虽说我尊重老板,但由于自身和团队建功立业带来的喜形于色潜滋暗长了种傲气而少了些亲和力,再加上由于业绩出众瓜分了众人眼红的许多酬劳,而恰恰在这种眼红当中,如果团队成员不注意检点自己行为,他们就会心理不平衡,而一旦心理不平衡,看似平常的一件事也会成为他们手里的把柄,只要有机会就会向老板煽风点火。而老板呢,更担心企业会脱离自身掌握而游离于自己的视线之外。 其实想到这点,事情就简单了。老板们千方百计绞尽脑汁无非是想如何一切尽在掌握,要想降低风险,还是要把心思放平和为好,就像杨元庆一样。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