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被谐音后形容为“离开富”,这是张会亭最早提出的非常形象的比喻。把这个比喻说给了很多人,都说提的好,从人力资源职业规划领域的“性格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非常恰当的。 ** 李开复,全球华人中响当当的人物。被誉为“青年人的精神领袖、大学生的思想教父”,而他本人也奔走演讲,传经布道,乐此不疲。 ** 2009年10月25日,央视新闻频道《面对面》董倩专访李开复。揭秘李开复的职场人生。其实早在9月7号李开复离开谷歌自行创业的时候,张会亭当时就断言说李开复的性格早已决定了他是“离开富”。也就是说,不管是多高、多诱人的岗位,他在这个岗位上工作过一段时间就要离开,而离开后他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 按央视当天节目来看,李开复首先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的爱国情怀,母亲的鼓励尝试。11岁留学美国,卡耐基?梅陇大学、苹果公司、SGI、微软中国、谷歌中国,5个大的转折,5次激流勇退。直到现在自己创业。一路扶摇直上。 ** 俗话说“人不出门身不贵”,其实李开复正是在用这种不断在“尖峰时刻高价跳槽”的方式获取一种最为便捷的自我身价和自我能力的双重提升。这跟很多风险投资机构在帮助企业成功上市卖个高价获取厚利之后趁机抽身其实是同一个道理。他玩的就是这个心跳。 ** 李开复在西北农大演讲,号召同学们“无欲”才能受人尊敬,而他自己却信奉“世界因我而不同”,这在张会亭看来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如果连世界都能因他而不同,那么他自然就是一个充满理想抱负和雄伟目标的人,自己天天信奉着这样的宏伟追求,还妄谈什么让别人“无欲”呢? ** 李开复自己诉苦说,他在微软中国和谷歌中国的前两年都很幸福,但两年后往往感觉自己像“机器零件”,一直在机械性地工作,丧失了原有的新鲜感。董倩反问的好,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可回避的要当机器零件啊。一语点破他的职业心理软肋,李开复顾左右而言他。不可否认,他的“幸福衰减”好像要明显比很多人快的多。 ** 李开复,表面上看,成熟大气,彬彬有礼,庄重而又让人不得不尊敬。但在张会亭看来,他的内心一直有着一种不安现状、不甘平庸、追求新鲜刺激、喜欢挑战新高度的“少年轻狂”。用张会亭4年前的话来形容就是,他每次都愿意“自当鲶鱼,总想搅和出一些效应”。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比王石更适合代言一些具有挑战自我之类意境的广告。只可惜很多企业老板大都粗浅,只看到了王石的表,没看到李开复的本。 ** 李开复的成功,是“战略上挑战自我,而战术上又严谨实现”的成功,从他在演讲时说儿时用放干邻居家鱼塘的方式来验证到底有几条鱼的生活实例就足以验证了他“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性格本质,这一点跟毛主席的“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其实是同一个道理,所以他们都成功了。 ** 但张会亭却对李开复自己当老板的创新工场并不看好。众所周知,诸葛亮是令人尊敬的千古名相,但却未必是一个称职的皇帝人选。 ** 同样道理,李开复或许是一个全球尊敬的着名职业经理人,但却未必是一个理想的老板人选。不信我们5年后再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