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第23条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该法第24条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根据上述法律的规定,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项有关竞业限制的重点注意事项: **第一,竞业限制的主体: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也就是说,并非每一个劳动者是竞业限制义务的主体。实际操作中常常会有一般的并未接触单位商业秘密的劳动者也被要求签订竞业限制合同或者条款;如果劳动者仅为单位的一般员工,并未接触到单位的商业秘密,被迫签订竞业限制合同后可以在离职后申请仲裁认定该竞业限制合同无效。 **第二,竞业限制的期限为最长为两年。最长超过两年,劳动者便不再受该合同的约束;如果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签订2年以上的竞业限制合同,劳动者便可以此条款拒绝,维护合法权益。 **第三,用人单位必须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这是法律明文规定的硬性条款,获得经济补偿是劳动者履行竞业限制合同义务应该享有的权利,用人单位不得拒绝支付。经济补偿的数额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确定,各个省市一般有指导标准,根据《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2009年5月21日修订实施)第24条规定:“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的补偿费,按月计算不得少于该员工离开企业前最后十二个月月平均工资的二分之一。约定补偿费少于上述标准或者没有约定补偿费的,补偿费按照该员工离开企业前最后十二个月月平均工资的二分之一计算。” **第四,规定了竞业限制事项的内容,即劳动者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如果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约定的竞业限制期限内违反了约定从事了上述类型的工作,将要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和竞业限制合同承担违约责任。 **第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关于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竞业限制”是在劳动关系结束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干预的延伸,也是对劳动者自由择业权的限制,因而需要对该制度进行限制。 **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